SDAI 2024

第七届山东省人工智能大会

第二届山东省人工智能大会

2024年11月29日-12月1日,山东 枣庄

会员登录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最新进展与发展展望

报告摘要:从人工智能的三条技术路线(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行为主义)出发,回顾连接主义重要里程碑,解读语言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的基本路线,并就感知智能、类脑智能和具身智能展望人工智能未来发展。

 

  人:黄铁军

黄铁军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多媒体信息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和中国电子学会会士。长期从事视觉信息处理与类脑智能研究,发明了脉冲连续摄影原理和超高速机器视觉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突出贡献奖和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等。

 

 

 

 

报告题目: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与应用

报告摘要: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是AI for Science的重点研究内容,赵生捷教授领导的智慧城市感知与规划重大工程软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团队长期致力于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在面向应急抢险与事故处理的数据高效传输与智能分析、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管控及联网、韧性城市智能规划与仿真等方向都获得了重要进展和形成了技术成果。当前,超过半数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集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成为人和物高密度集聚、高频次互动的复杂巨系统,既有精密性、高效性,又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城市安全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从城市数据的高效传输与智能分析、城市设施的联网与管控、城市空间的智能规划与仿真三个角度出发,可以有效地构建整体性的城市安全系统,快速响应“经济危机、公共卫生事件、地震、洪水、火灾、战争、恐怖袭击”等城市危机,维持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物资保障等系统的基本运转,并快速恢复。本次报告,赵生捷教授将从以上三个内容的关键技术与应用方面介绍物联网与智慧城市领域的发展趋势。

 

人:赵生捷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同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和软件学院教授。持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本科学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原航空航天部第二研究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美国著名的工科大学德克萨斯A&M大学(全美工科最高排名第11位)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美国贝尔实验室技术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奖获得者。人工智能和无线通信等领域资深专家,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与应用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以第一完成人获2020年上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2022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报告题目:世界模型与空间智能

报告摘要:世界模型与空间智能是人工智能新兴前沿方向,在视觉计算、语言理解、智能系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报告将回顾近年来世界模型与空间智能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面向视频生成、智能驾驶、和自主系统的世界模型构建方法与技术,同时介绍基于世界模型的空间智能领域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展望。

 

  人:鲁继文

鲁继文,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自动化系副主任,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IEEE/IAPR Fellow,国际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主编,中国仿真学会理事、视觉计算与仿真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具身智能与机器人等研究,在IEEE汇刊和CVPR/ICCV/ECCV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T-PAMI论文4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先后担任T-IPT-MMT-CSVTT-BIOM等国际期刊资深编委/编委。

 

 

 

 

报告题目:待定

 

人:孙茂松

孙茂松,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聘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项目1项;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另作为项目负责人或课题负责人,主持或参加国家863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20余项。主持并成功研制语言信息处理相关ISO国际标准2

 

 

 

 

报告题目:区块链技术与系统

报告摘要:本次报告首先介绍区块链的研究背景与现状,并讨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关键挑战。随后,介绍团队自主研发的区块链系统和核心技术。最后,将讨论区块链系统未来发展方向。

 

  人:李克秋

李克秋,IEEE Fellow,天津大学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主任,天津市先进网络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市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执行主任。CCF网络与通信专委会主任。主要从事网络、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报告题目:复杂场景下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报告摘要:在目标靠近图像边界、目标被背景信息遮挡、目标形状复杂、杂乱背景、前景干扰、颜色和纹理相似等在复杂场景下如何检测出完整、高分辨率且低背景噪声的显著目标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问题。

       本报告围绕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在复杂场景下存在的问题,针对伪显著物体干扰、显著目标预测不完整、视觉混淆以及语义稀释与融合噪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信息补充与非边界信息抑制的方法,通过新的门控特征交互网络产生具有清晰目标边界且低噪声的显著图,并从多样性的特征提取策略与多角度的监督损失出发,从复杂场景中高效地检测出完整、高分辨率且低背景噪声的显著目标。

 

  人:李金宝

李金宝二级教授博士导师,吉林大学兼职教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数学与人工智能学部主任、山东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专家,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医学影像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2名),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在TNNLSTMMPattern RecognitionAAAI、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

 

 

 

报告题目:从机器人学习到具身智能探索与进展

报告摘要:具身智能是指在智能系统中融合了感知、认知和行为能力,使得系统能够与环境进行交互并实现自主决策。机器人学习是实现具身智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机器人学习算法和技术,机器人可以从数据和经验中不断提取任务相关的知识和规律,从而逐渐掌握任务技能。本报告将着重介绍课题组在机器人感知与决策协同学习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研究进展,并结合具身智能展望在机器人学习方向的下一步研究工作。

 

  人:张伟

张伟,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机器人学习研究。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计划,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大专项等。代表论文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在TPAMITROIJCVTIPNeurIPSCVPRICCVIJCAIAAAICoRLICRA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权威期刊和会议,获中国、美国、日本等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获省部及国际学术奖励10余项。

 

 

 

大会主旨报告

SDAI2024